“孩子,我后悔逼你努力了”,中国式育儿真相:三流学生拼努力,二流学霸拼天赋,一流学神拼....10
发表时间:2022-01-18 15:25 经常会收到家长这样的抱怨:
你是不是也有同款孩子? 做父母的,催也催过,骂也骂过,打也打过,可就是不管用。 孩子该怎样就怎样,不爱学习,还是不爱学习! 其实,很多7~15岁的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述问题: 而原因很简单——不是孩子不爱学习,也不是孩子笨,而是孩子的思维力没有跟上! 中小学家长圈流传这么一句话:一二年级相差不大,三四年级两极分化,五六年级天上地下。 孩子思维能力培养的黄金关键期,就在15岁之前! 错过了再补,就非常难了! 这也是很多家长为什么后期疯狂给孩子补课,孩子学习还是没有显著提升的关键所在。 系统的思维能力早期没有培养,后期既耗时又耗力,还费钱! 补课不如补能力! 什么是思维能力呢?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,同样的一道数学题, 1×5+5+5=? 有的孩子,一看就知道这道题可以化作3×5=15,有的孩子却只会老老实实去乘加计算, 这就是思维上的偏差! 而这种思维上的偏差,会导致很多孩子学习起来,费时又费力! 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变得如此优秀的?思维力是怎么培养的呢? 当我们还在培养听话的孩子的时候,有远见的家长已经培养孩子思辨能力了。 据相关资料显示:
我国在2018年发布的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已将思辨能力培养列入人才培养目标。 这些发达国家之所以重视思辨能力,都是因为思辨能够锻炼人的思维能力,培养孩子主动思考、发现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以及创新思维、创新意识、创新能力。 我的表姐,一位职场妈妈,女儿佳佳上小学三年级,活泼可爱,但就是学习跟不上。 表姐买书、报班……都没落下,可佳佳还是学习吃力。 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给佳佳报了一个思辨课,本来是试试看的心态,却没想到佳佳进步很快。 在上完1节思辨课后,表姐说,佳佳非常直观的变化是: 上课学习效率提高,上课发言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,好像打开了爱学习的开关,还能自己做学习计划、条理细致。
文章分类:
家庭教育
|